本网讯 “五月人倍忙,轻风麦叶黄”。5月下旬以来天气晴好,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由南向北梯次进入集中收获期,各主产省相继开镰收割。截至5月28日16时,全国已收获小麦6500万亩,收获进度约两成,其中四川麦收进入尾声,湖北收获进度过九成、河南过三成、安徽过两成。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8万台,单日机收面积超过900万亩,全国“三夏”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。
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精心组织“三夏”机械化生产,毫不松懈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农机跨区作业这场硬仗,细化落实应急处置工作方案,确保夏收夏种夏管机具投入总量稳中有增、作业水平稳中有升、作业市场稳定有序,努力实现夏粮由“丰收在望”转化为“丰收到手”、将秋粮播在丰产期,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、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机械化支撑。
总体看,今年“三夏”农机总量投入充足、装备优化升级,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增强。全国将有1640万台各类农业机械和320万农机手投入今年“三夏”生产服务,“一条龙”开展小麦、油菜等作物抢收、秸秆处理、产地烘干作业及玉米、水稻、花生等作物抢种和植保作业,助推主产区夏收、夏种、夏管实现全程机械化。各地共组织调度65万台联合收割机参与夏收,同比增加1万台;其中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达到27.6万台,8公斤以上大喂入量机型占比达到70%,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。预计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率、玉米机播率将分别达到96%、90%以上。
为有效应对疫情和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,农业农村部和各小麦主产省制定了“三夏”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置工作方案,着力构建上下贯通、快速反应、多方联动、协调有序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。成立工作专班,开通全国“三夏”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,公布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,在主干线设立2137个接待服务站,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区域性农机跨区转运不畅、下田作业受阻、麦收机具供需失衡等七类突发情况,切实保障农机在“三夏”农业生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。针对湖北夏收初期联合收割机出现较大缺口情况,农业农村部5月中旬协调周边河南、安徽、江苏等七个省份,紧急调度1.9万台联合收割机赴鄂支援抢收油菜和小麦,目前湖北夏收进展顺利,3000多万亩粮油作物已实现颗粒归仓。 (来源: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)
下一篇:开拓鲜桃产业发展新业态
相关资讯
-
开拓鲜桃产业发展新业态
2020.07.20 -
青岛莱西:农机装上“北斗”智慧大脑
2020.07.10 -
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关于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…
2020.07.06 -
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…
2020.07.02 -
农民变身技术工人 种植中药材让云南维西贫困户…
2020.06.16 -
昆山市四举措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健发展
2020.06.12 -
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2020年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…
2020.05.29 -
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告(第5号)
2020.05.21 -
江苏省可溯源农产品市场主体达1.5万个
2020.05.18 -
砀山:“智慧农业”助力农业现代化
2020.04.28